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精准扶贫 共建小康丨“干警书记”扶贫记
  发布时间:2020-12-11 11:08:12 打印 字号: | |

在达州市通川区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子里,时常有一个奔忙的身影:朴实黝黑的脸上有双炯炯有神的大眼,挺着笔直身板,走路都带着风,或在村民家里走访,或在田间地头奔波,或在施工现场……他就是通川区人民法院干警、通川区梓桐镇高楼村第一书记——姚坤

姚坤,中共党员,四川达州市通川人, 2002年12月光荣参军,在部队服役12年后,2015年1月转业到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法院工作。2017年6月通川区委为完成2017年全面脱贫任务,决定向非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姚坤知道后,主要请缨,担任了达州市通川区梓桐高楼村“第一书记”。



戴草帽的姚坤书记


01
坚决完成任务

上任前,通川区法院徐院长交代,高楼村虽是非贫困村,但仍有46户贫困户,村级设施也不太好,也没有贫困村那么多优惠政策,区委要求2017年底全面脱贫,姚坤,这个任务不轻松哟。

虽然工作环境不熟悉、工作内容不熟悉、工作对象不熟悉、时间又十分紧迫,又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但习惯了军人生活的姚坤记住了军人的一句口号“坚决完成任务!”,他喊出了这个口号:坚决完成任务!

高楼村支部书记何长海、村主任杨江说:姚坤,高楼村的贫困户就靠你了哟!, 他还是喊出了那个口号:坚决完成任务!

军人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姚坤带着驻村工作组郑玉开始了全面“侦察”,走遍每一户贫困户家里,翻遍了村上的档案、资料,读透了每一条扶贫政策,踏遍了高楼村的土地,与村民拉家常、与村干部交心谈心、与帮扶责任人研讨帮扶措施,跑扶贫局、跑财政局、跑道路交运局……

通过透切的“侦察”, 制定了“以党建为引领,以兴产业强基础为主线,重扶志与扶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对标补短”的作战方案,开启了高楼村脱贫攻坚新战役。

他走到了贫困户陈代兴家,发现其家中用电线路老化又无人维修,马上表态:“我来帮你修!”贫困户刘道安吞吞吐吐地说:“我家电线老化,找电工好几回了,都没来,我也没办法。”姚坤说:还是我来修!他自掏2000多元买了电线和相关材料,从自家拿来工具,帮他们维修好线路。陈代兴、刘道安的灯亮了,电器可用了,听不到哧哧的声音看不到电线上飞溅的火花了,他们高兴的合不拢嘴,不停地说:谢谢姚书记!谢谢姚书记!

贫困户何峰儿子何鑫(11岁),左小腿患有腓骨红细胞恶性肿瘤,在重庆、成都、北京各大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70多万。还背负外债近40万,由于承受不起高额的医疗费于2017年3月回家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但效果不理想。继续医吧,没有钱,不医吧,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没了,不甘心。一家人愁眉莫展,姚坤得知后,肯定地说,一定要医!他积极帮助想办法,多方奔走争取司法救助、民政医疗救助等帮扶政策外,还发起“水滴筹”通过网络和朋友为其募捐医疗费4万多余元,让何鑫及时住进了医院,何峰一家人感激不尽,说:姚书记,谢谢你为我儿子筹钱医病,我们永远记得你。

贫困户徐泽英生病于2017年从福建回来,老家房子垮塌,借住在哥哥徐泽富家中,十分困难。姚坤得知后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把徐泽英家庭纳入易地扶贫搬迁中的投亲靠友,解决了住房问题。

在人畜饮水池工地,姚坤凭着军人的较真劲和高楼村组干部反复研究群众的诉求和设计方案、与施工方多次争执质量要求和协商小修改,确保群众利益最大化。

2017年,姚坤与贫困户帮扶责任人一道制定帮扶方案46套帮扶措施138条,引回致富能人、技术能手2人,乡贤2人,给贫困户赠送鸡鸭苗400只、小猪仔20只、化肥20包。

2017年,姚坤通过多方关系邀请通川区红十字医院给高楼贫困户进行现场免费诊疗,赠送药品。邀请通川区法院开办法治宣传讲座4场,捐赠图书300余册,慰问留守儿童的活动,邀请区十三小学开展高楼村捐赠学生课桌椅20套,并且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

2017年,姚坤与高楼村支部村委一道完成了硬化村道公路4公里,修建安全人畜饮用水池4口,易地扶贫搬迁16户,危旧房改造32户,五改三建一整治40户,利用小额信贷,鼓励自主创业14户。

为了顺利地完成扶贫资料汇总、数据上报,他贡献出自己的台式机电脑,引起了6岁儿子的怨怒,两个月不与他说话。

2017年,高楼村46户132人贫困户达到了“一超六有”的脱贫标准,顺利脱贫。




02
忘我忘家不忘扶贫

脱贫攻坚战役结束了,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姚坤又扑在“打扫战场”上,他知道,个别贫困户的脱贫是突击的,若没有后续的帮扶,他们是可能返贫的,村里的一些基础设施是勉强通过扶贫检查。他又与帮扶责任人沟通,制定新帮扶措施。他又与村干部一道继续跑相关部门,争取政策争取项目。

从2018年到2020年,姚坤参加了其他县市区去检查脱贫攻坚工作,到过凉山州的盐源县,达川区,通川区等,每一次检查回来,他都要忙上一两个月,他说我通过检查别人的扶贫工作发现我们自己还存在许多短板需要弥补,我要抓紧补上这一课,要真扶贫,不然是无法向组织交代,也会影响下一步乡村振兴实施。

为了这些“弥补”,姚坤仍然如2017年奔忙在扶贫一线,忘记了自己的家,忘记了两个儿子,忘记了自己多病的父亲,妻子常埋怨:贫困户都脱贫了,不晓得你一天还在忙啥子。他只是轻声说,不是说脱了贫就没事了,我们还要帮助他们稳步增收改变环境,确保不返贫才算完成任务。

2020年3月,妻子因意外摔倒导致胸椎骨折,检查时又发现腹部有囊肿,3次住进医院,由于脱贫攻坚的工作前前后后姚坤总共只护理了7天就急匆匆地赶到到高楼村,把照料妻子、照看孩子的责任全扔给了父母。父亲报怨说:你为了扶贫,家人都不管了。姚坤说,爸爸,疫情刚过,帮助贫困户恢复生产更重要,不然贫困户可能要返贫,我们这几年的工作就白费了,家里你们就多担待些,等扶贫回来我再来尽孝。妻子骂他不顾家,要和他离婚,此时他只有受着,忍着泪默默地回到高楼村,还劝自己:男儿有泪不轻弹。再难我也要坚持走下去。

为了不返贫,姚坤成了高楼村群众的带货郎,土鸡、鸡蛋、松菌、洋芋、米豆腐等都要姚坤回城必带之物。

为了不返贫,姚坤坚持每月到贫困户家中走一遍,姚坤制定继续帮扶措施364条,与帮扶责任人打电话近2000次,

为了不返贫,姚坤白天走村串户搞帮扶,晚上在电脑前做扶贫笔记、填写报表、撰写汇报材料,把视力从5.0熬成3.0,带上了一幅“斯文”的小眼镜。

为了保证不返贫,姚坤与高楼村支部村委一起完成高楼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新建成360平方米的党建服务中心设置有会议室、图书室、广播室、便民中心、文化室、儿童活动中心、法律服务站,还有315平方米的广场,保证了基层支部村委服务功能发挥。

目前,高楼村的4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且没有一户返贫。




03
姚坤——姚书记——小姚

三年多,姚坤在高楼村一驻就是三年多,三年多来,姚坤与高楼村的干部群众由陌生变成了熟人,由熟人变成了朋友、亲人。

三年多来,姚坤每次到村的路上遇见村里步行的群众,不管是谁,都要送上一程,乡亲们说,姚书记的车好象是我们自家的车。

2020年3月贫困户徐泽英病情严重住进了通川区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无人护理,姚坤想尽一切办法联系上徐泽英远嫁福建的女儿,但她是接近预产期的孕妇无法回家照顾母亲,通过反复多次做工作,其女婿愿意回来代女儿尽赡养义务,让徐泽英在临终前安详地闭上了双眼。这件事让乡亲们感动,乡亲们说,小姚书记办事认真,不讲条件,落实得也很快,从来不拖,我们喜欢实在的干部。

乡亲们说,小姚没架子,愿意听我们说话,有时还用小本本记下来,不管是家里的事还是其他事都想找小姚说说,他成了我们的亲人。

三年多来,高楼村的山山水水记住了姚坤,姚坤也把高楼村的群众装进了自己心中。

三年多来,风风火火的法院干警姚坤变成了一心为民一心扶贫的姚书记,变成了经常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的姚书记,变成了会办实事不讲大话空话的姚书记,变成了愿意倾听乡亲们知心话的“小姚”,变成了乡亲们喜爱的亲人的“小姚”。




 
责任编辑:政治部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173号 邮编:635000 电话:0818 - 2374911(办公室)2180563(立案庭)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报

中国法院网

四川高院

达州中院

中国庭审公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