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大量矛盾纠纷得到快捷化解,大力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建设,今年以来,通川法院建立“分、调、裁三点连环”工作机制和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巡回审判、诉讼服务、基层治理、普法宣传“五位一体”工作机制,以人民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为抓手,探索“法官+人民调解员”、“法官+行业调解员”等团队式诉前调解纠纷解决新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智能服务等途径,积极带入诉源治理格局。2019年度,通川法院新收民商事一审案件6264件,新收民商事诉前调解案件564件,占新收民商事一审案件数近10%。
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主动融入诉源治理机制建设
在区委领导下,通川法院充分发挥基层法院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在通川法院推动下,区委办、区政府办出台《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区委依法治区办出台《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的实施方案》,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覆盖全区的诉源治理工作格局。2019年4月份,通川法院分别与北外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罗江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朝阳街道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市保险合同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通川区法律援助中心等签署了诉前联动纠纷解决工作协议,开始了基层矛盾化解、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在统一裁判尺度、强化诉前预判的基础上,引入律师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入驻法院,提供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力争把纠纷化解于诉前,确保诉与非诉无缝衔接。
特邀人民调解员,在法院与民众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在诉讼服务中心,对一些标的较小、争议不大的案件,经当事人双方同意,在立案前分流到调解中心先行调解,对调解达成协议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或者制作民事调解书,赋予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这一次,通川法院又迈出了新步伐,在辖区特邀调解员,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及提供法律服务中。2019年8月以来,聘用曾晨、罗杰等五同志为道路交通纠纷特邀人民调解员,聘用彭绪瑶、黄粒等三同志为特邀人民调解员,他们把社情民俗、乡规民约与法律规定有机融合,引导身边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帮助大家疏导不满情绪,缓和对立冲突,解开当事人之间的“心结”与“法结”,发挥释法说理取信的优势,他们不仅是沟通社情民意的联络员、释法说理取信的调解员,更是普及法律的宣传员。
2018年下半年,被告冉某承包某工程后雇佣原告杨某元、杨某斌等十名工人在工地做工,拖欠工人工资共计75825元,后工人们多次索要未果,起诉至法院请求被告冉某给付拖欠的工资。在这起索要劳动报酬案件中,通川法院特邀人民调解员彭绪瑶、黄粒参与诉前调解,并及时将案件进入民先调程序,发挥其基层的一线工作经验来化解此次纠纷。彭绪瑶表示道:“随着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法院案件量居高不下,工作压力也很大,自己在一线工作几十年有着一定的经验,也愿意参与到纠纷化解中去,我会在调解工作中,多给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解读新的政策,引导大家理解、支持司法工作。”
加快推进矛盾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建设,深入实施诉源治理,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新形势下的新使命。经过一年的努力,通川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民商事案件的增长速度得到极大降低,多数矛盾纠纷在庭前得到快速处理,把推进诉源治理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努力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效!